EC电子商务:2万元撞击中小企业ERP市场裂变(三)
发布日期:2004-05-21 作者:EC电子商务 来源:www.sina.com.cn

市场的裂变

  换言之,中小企业ERP市场是多元化的,如果说目前还有许多厂商期望能够通杀中小企业市场,那么随着更多类似2万元ERP事件的出现,市场的急剧裂变不可逆转。

  市场的裂变不等于“重新洗牌”,虽然这同样是速达的一个美好愿望。原因还是那个,企业在选择ERP软件的时候,会考虑很多因素。比如公司品牌、产品功能以及后续的服务,价格当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,但绝对不是惟一的因素。在中小企业市场,尤其是在中国中小企业市场,没有厂商可以奢望把对手一棍子打死。

  市场的裂变也不会表现为热烈的“价格战”。一般情况下,有两种原因会导致价格战,一种是市场不很规范,客户不很成熟,使得一部分厂商也不成熟。这一情况下,价格战会成为厂商的杀手锏;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,同样会导致价格战。我们来看中小企业ERP市场,同质化的因素有,但不如前一个因素凸显。而有专家认为,这一因素将随着客户和厂商的成熟,渐渐地消逝。同时,将来ERP同质化的可能性仍然极小,所以说价格战不是中小企业ERP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。

  事实上,市场的裂变主要表现特征自然是用户的进一步的细分,需求进一步倾向化。其实,原先中小企业ERP市场就有产品主导型、价格主导型、服务主导型等流派。只不过,2万元的震撼,让大家更加远离概念营销,把眼光专注于ERP本身。要提醒的是,万事过犹不及——ERP毕竟不能简单看作彩电一类的产品呀!

  说一千,道一万。2万元ERP这么一热闹,不少用户心里起码已经活动开了——哦,现在的ERP原来可以这么低价呀!这难免不成为他与所有ERP厂商打交道的心理背景。面对用户这一心理背景,ERP厂商准备好了吗?

  专家众说纷纭低价ERP

  彭一:几万元的ERP不会成为主流

  ERP只是个词,每个人都有使用的权利,ERP本身的界定也没有强制的标准,所以厂商拿2万元的ERP来炒作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
  但谈到对整个行业的冲击,我想可能只是很小的冲击。因为ERP的难度在于企业的变革、管理的规范、软件的成熟。前两者需要的成本由企业本身管理变革的难度,管理的基础与标杆之间的距离决定。因此,价格战在这个领域中要起作用比较难。ERP的市场难在实施,也难在软件本身,软件的成熟更来源于实施的成熟。实施的成本历来都是比较贵的,2万块钱的软件对实施的需求也不能高。所以只能用这个ERP去冲击用友、金蝶、新中大的财务和进销存软件的市场。但这个市场的格局已经是进入稳定期了,前三家的市场份额已经占了相当高的比例,其他厂商已没有机会。

  说到中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RP这个问题,我们得明白ERP是工具,但工具与工具也有所不同,就像长矛是工具,大炮也是工具。真正优秀的ERP是适合用户的ERP,这里又存在一个需要界定用户类型的问题。优秀ERP的界定方法可以从ERP软件功能强大与否来界定,也可以用不同细分市场上用户的真实需求来界定,而后者作为标准更有现实的意义。此外,优秀的ERP也存在一个客户细分的问题。客户的细分又包括了客户的行业、客户的规模、客户现在的应用水平等等。做好客户细分,才能让优秀的ERP发挥出应有的作用。

  在ERP市场不断增长地过程中,会有更多的公司介入进来,软件厂商之间的竞争同时在加剧,而中小企业的客户在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,需要不断加深对ERP的理解。

  管理软件领域一直就有高低端之分,只是ERP作为管理软件的“代名词”,代表着集大成和全面管理的形象,往往被认为是高端用户的“专利”。

  事实发生显著变化始自于去年6月份。随着SAP“面向中小企业ERP”提法的正式出台,中小企业ERP成为国际厂商、本土ERP厂商以及专业管理软件厂商共同角逐的重要市场。

  10个月后的今天,通用管理软件厂商速达与顺和达的不约而同之举,为中小企业ERP注入了超低价的新“基因”。(受访者:AMT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资深专家顾问)

  曹开彬:2005年后,中小企业是拉动ERP市场的主要力量

  从计世资讯(CCW Research)的研究结果来看,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。2003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规模比2002年增长了31%,销售总额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。从2000年始,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应用逐渐形成。尤其在2002年之后,管理软件应用逐渐从部门管理向企业整体管理过渡,市场增长速度保持在30%以上。

  但值得注意的是:在这种增长势头下,速达一直关注的商务管理软件却不增反降。计世资讯的数据显示,2003年“商务软件”的市场规模为1.7亿元,占通用型管理软件市场份额的4%左右。与2002年2.03亿元的市场规模相比,2003年商务软件的市场份额却下降了16%左右。

  在这种条件下,速达推出ERP并非搅混水,而是用户需求逼迫的结果。实际上,经过近几年的宣传,ERP理念已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。无论对于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来说,ERP都已成为他们心目中最佳的信息化工具。

  计世资讯预计,2005年以后,我国的ERP等管理软件市场将迎来成熟的发展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管理软件的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,国内外厂商的较量也将在那时见出分晓,用户对管理软件也有自发的需求。为应对激烈的竞争,用户会从内心深处地认为,需要借助管理软件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。当然,在目前的发展阶段,管理软件的市场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地增长,并且其市场容量将比现在大得多。

  在成熟阶段,ERP市场的拉动将主要依靠中小企业。中小企业对ERP的需求特点是投资少、见效快。因此,标准化的产品对中小企业而言至关重要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期待中小企业的ERP市场会像财务软件一样,直接从“货架”上购买是不现实的。财务软件,基本上用户可直接安装使用,但ERP的应用必须有厂商的服务支持。同时,价格战也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。用户在选择产品和ERP提供商时,他对自己准备的投资规模、对各个厂商的价位基本上有自己的判断。实际上,ERP提供商的服务能力、对企业业务的理解能力、管理咨询能力,将会是中小企业选择ERP产品的重要因素。所以,未来中小企业ERP市场的竞争格局,会被那些服务能力强的提供商所主导。(受访者:计世资讯(CCW Research)软件与服务研究部)

  吴克忠:客观地看待软件价格

  速达2万元ERP消息出来后,有人认为中国市场上的ERP暴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。也有人表示怀疑,可能就卖2万元吗?究竟如何看这件事呢?

  首先,我国ERP市场是否处于“暴利时代”,值得商榷。我国ERP市场还未形成垄断,还处于“春秋战国时代”,竞争很激烈,能有暴利吗?相反,如果有人故意压价,进行恶性竞争,则对厂商和用户都不利。

  其次,如何看待我国管理信息化成败的问题。成败不完全取决于软件开发商,用户也是主要因素,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。但总的说来,我国管理信息化发展成绩越来越大。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02~2003年度《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》中,对被抽查的已经实施信息化的百家企业调查结果显示:82%的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收益是满意的。另外有96%的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降低了企业成本,94%企业降低了库存,89%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,87%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和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,还有82%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。这也是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商和用户共同努力的成果。发展要有一个过程,失败也是成功之母,现在我国ERP开发商和用户都比过去成熟多了。

  高价位的定制式ERP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的成本高昂。例如他们需要针对客户特定的某些需求做软件程序修改。其实,ERP区别于通用软件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企业量身定做,这样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,以通用软件的路子来做盒装ERP,显然是不能满足各种用户个性化需求的。

  ERP市场的竞争,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。一套ERP产品在企业的成功应用,首先需要对客户的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,同时,信息系统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业务流转,还与企业的管理状况息息相关。ERP生产厂商要对用户负责,软件供应商与客户的合作并不仅仅是提供一套产品那么简单,咨询、实施、日常服务每一环都不可或缺。

  有一位网上评论者的看法很中肯,他写道:无知者无畏!速达软件2万元,的确吸引那些无论是想用ERP装点门面,还是真正想提高管理的企业,可他们想过没有:速达有能力在其企业实施ERP吗?

  速达已有的15万家用户,谁能做个统计,有多少家使用了全部模块,有多少家能将企业的信息通过它集成起来。就说最基本的吧,有多少家能用基本的财务系统,有多少家的业务能够完全通过软件来实现,又有多少能够或者敢于脱离手工账簿的呢?ERP是不是快餐我不知道,但ERP绝对不是“Windows”。所以,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软件价格。不能认为越便宜越好,要看它的内容和服务,要看它是否适合你的需要,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。(受访者: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)